2020年尹始,油管给我推荐了CCTV电视节目《机智过人》。刚刚接触到这个节目,我突然间由心而升一种赞叹,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果展示对自己的震憾!我每天花六个小时连续不断地看完整整三季,目不转睛地看完每一帧。
《机智过人》节目里所展现的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 智能控制类
通过传感器等设备采集样本信号,送至各级处理器,通过复杂算法的处理,再输出控制信号,以达到机器不需人为参与的智能精准测控和行为决策 。
- 大数据分析类
以大数据为基础,与目标样本进行极速分析比对,由机器自动识别,自主复原残弱信号,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精准判断。
无限的内心澎湃波涛驱使着我的手指给重庆大学唐朝伟教授发微信,询问对于人工智能这个很宽泛的概念,我应该从哪里着手进入这里领域。唐教授看完我的陈述,秒回指点,建议我学习最优化、图像处理、机器视觉,如果我已经忘记了高等数学,需要学习矩阵论。并且唐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目前在物联网方面应用火热。
非常快速地简要了解一下唐教授指出的这几个方面,突然有一个问题闪现在我的脑子里,“图像”、“视觉”对于机器来说,是必要还是非必要。机器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可以像蝙蝠一样,通过类似超声波的雷达。假设在物联网的世界,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识别、记录和运算功能,那么这个个体可能通过周围任何同类来确定自身的存在信息,这种信息可以包括是自身性态参数:温度、重量、形状、类别、识别号(ID)等等,可以是正在进行的任务、每秒自身各类运动变化或者其他变化参数等等,等等。我们把这些所有信息存储并且备份,那么这个个体从诞生到当下的所有资料包括每一秒的变化信息都可以随时调阅。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让这个个体对当下的任务自主行为,那么这个个体是不是我们所谓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我给唐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假设教授问我:“你有没有看到我的车钥匙?”如果我回答:“是。”作为人类,那就意味看我有最后一次看到车钥匙的影像及状态记录,并且存储在脑子里。很重要的是,我对唐教授的车钥匙所有权的属性有认知。通过回忆的方式,我提取脑存储信息,最终反馈对唐教授肯定的答案。如果我回答:“没有看到。”那就是在唐教授提问的当下,我没有在脑存储区提取到任何有关车钥匙最新出现位置的信息。但这并不能说明,我有还是没有准确信息 。也许是没有,也许是有,但是我没有检索出来。
那么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的世界,或许唐教授根本不需要向我提问。因为我们已经假定每个个体都是具有所谓智能化的个体。唐教授在有找钥匙这个的想法的时候,可能在毫秒单位内,已经明确地获得了钥匙的具体坐标。物-物相联,唐教授向整个互联的网络发出寻找信号,即可在毫秒内得到答案。
在以上的假设情景里,图像可有可无。但是我们不忘记,光也是一种信号。目前所知,光具有波粒二相性。光所产生的图像也可能是最简单、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唐教授可以即时调用智能摄像头找到他的车钥匙。
我们尽可能地把整个世界的每个个体都改造成具有超于人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将被彻底取代?我认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即就是,人工智能已经细致地深入到整个世界的方方面面,而人类以自主形式自我毁灭的时候,人工智能机器人获许才能成为世界的主宰!